1、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从3月28日起,我市将对南湖景区水上客运市场秩序进行集中整治,重点治服非法载客、乱搭乱建、违规揽客等行为。
B.对于将房产税纳入立法议程的提议,业内人士认为,房产税方案与现行政策的关系仍待捋顺,这是房产税立法过程中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C.凭借智能化的设计与强大的功能,这款扫地机器人一上市就受到了消费者的喜爱,较短时间内就抢占了四分之一甚至五分之一的市场份额。
D.该调查报告显示,今年我国经济增速的止跌回升仍将受到多种因素所影响,如国企改革、技术创新能力、城市的发展规模等。
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中国古代最富诗意的职业
中国自古就是“诗的国度”。上下五千年,灿烂悠久的历史文明中,留下了诸如诗经、楚辞、乐府、唐诗、宋词、元曲等各种诗歌形式。其中有许多经典名篇名句,至今仍广为流传。然而,不为人知的是,在我国古代还有一种最富诗意的职业。而正是这个职业的出现,才让我们今天品读到更多当时精彩的诗篇。这个职业有个动听的名字――采诗官。
在所有和文化有关的职业中,采诗官是最古老的一种。中国的采诗制度有着悠久的历史,《夏书·胤征》已有采诗的记录。流传至今的《诗经》,当初就算是一部官方颁布并为社会认可的标准选本。春秋以后,因为长年征战不休,采诗制度无法贯彻。秦朝虽然已有乐府官署之名,但仍然没有采诗之实。西汉刚刚建立之时,经济凋敝,乐府机关也只能习常肄旧,无所增更,勉强维持而已。直到汉武帝时期,国力变得大为雄厚,乃扩大乐府的规模,采诗夜诵。到了东汉,采诗成为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光武帝曾“广求民瘼,观纳风谣”,汉和帝则派遣使者“微服单行,各至州县,观采风谣”。
采诗官的工作主要是巡游各地,采集民间歌谣,以体察民俗风情、政治得失。采诗官在属于他们的时代里,事实上担当了国家民意调查员、新闻记者和国家诗歌记录者。《汉书·艺文志》曰:“哀乐之心感而歌咏之声发,诵其言谓之诗,咏其声谓之歌。故古有采诗之官,王者所以观风俗、知得失、自考政也。”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在《采诗官》一诗中也写道:“周灭秦兴至隋氏,十代采诗官不置。郊庙登歌赞君美,乐府艳词悦君意。若求兴谕规刺言,万句千章无一字……”由此可见,采诗官为古代诗篇的流传和采集做出了很大贡献。
采诗官是一个以诗歌的名义走遍天下的职业,因此其本身也充满着诗意。民间的疾苦往往通过采诗官收集整理的民歌为统治者所了解。可惜,历史久远,我们已无法知道这些采诗官的名字,他们已经在历史的深处浓缩为一个名词,我们无法看清他们的脸。但是他们或许想不到,他们在那些沉沉的夜里刻下的象形文字,将会成为一个古老国度的文学头,正如蜜蜂在采花的时候也从没有想到过,它们会带一个声势浩大的人间的春天。
【1】下面关于“采诗官”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在我国古代如果没有这种最富诗意的职业“采诗官”,我们今天就很难品读到更多当时精彩的诗篇。
B.在有着丰富文化内涵的悠久历史中,采诗官是最古老的一种职业。
C.采诗官以巡游各地,采集民间歌谣为主要工作,以体察民俗风情、政治得失为目的。
D.采诗官的职业富有诗意,与其走遍天下时凭借着诗歌的名义密切相关。
【2】下列对原文的解释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采诗官在诗歌方面贡献很大,可惜在古代时这个职业却不为人知。
B.采诗制度历史久远,但历史上曾经出现过中断,汉武帝时,开始恢复并逐渐光大。
C.历史上有文献资料记载过采诗官的工作,可证明其在古代诗篇的流传方面的作用和采集诗歌时的艰辛付出。
D.采诗官通过收集整理民歌让统治者了解到了民间的疾苦。
【3】下面的分析和推断,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我国古代诗歌的许多经典名篇中,有不少是通过采诗官才呈献给后人的。
B.采诗官的成就,与统治者的重视、社会的稳定繁荣程度,经济的发展水平有密切关系。
C.采诗官的工作虽然是采诗,但因为他们接触基层,往往能够发现反映重大社会问题。
D.采诗官的名字在古代是保密的,而且也要化装蒙面,所以他们其实是无名英雄。
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侯蒙,字元功,密州高密人。未冠,有俊声,急义好施,或一日挥千金。进士及第,调宝鸡尉,知柏乡县。民讼皆决于庭,受罚者不怨。转运使黄湜(shí)闻其名,将推毂之,召诣行台白事,蒙以越境不肯往。湜怒,他日行县,阅理文书,欲翻致其罪;既而无一疵可指,始以宾礼见,曰:“君真能吏也。”率诸使者合荐之。
西将高永年死于羌,帝怒,亲书五路将帅刘仲武等十八人姓名,敕蒙往秦州逮治。至秦,仲武等囚服听命,蒙晓之曰:“君辈皆侯伯,无庸以狱吏辱君,第以实对。”案未上,又拜御史中丞。蒙奏言:“汉武帝杀王恢①,不如秦缪公赦孟明;子玉②缢而晋侯喜,孔明亡而蜀国轻。今羌杀吾一都护,而使十八将繇之而死,是自艾其支体也。欲身不病,得乎?”帝悟,释不问。
迁刑部尚书,改户部。比岁郊祭先期告办,尚书辄执政,至是,帝密谕之。对曰:“以财利要君而进,非臣所敢。”一日,帝从容问:“蔡京何如人?”对曰:“使京能正其心术,虽古贤相何以加。”帝颔首,且使密伺京所为。京闻而衔之。
大钱法敝,朝廷议改十为三,主藏吏来告曰:“诸府悉辇大钱市物于肆,皆疑法当变。”蒙曰:“吾府之积若干?”曰:“八千缗。”蒙叱曰:“安有更革而吾不知!”明日,制下。又尝有几事蒙独受旨,京不知也;京侦得之,白于帝,帝曰:“侯蒙亦如是邪?”罢知亳州。
宋江寇京东,蒙上书言:“江以三十六人横行齐魏官军数万无敢抗者其才必过人今青溪盗起不若赦江使讨方腊以自赎。”帝曰:“蒙居外不忘君,忠臣也。”命知东平府,未赴而卒,年六十八。
(节选自《宋史•侯蒙传》)
(注)①王恢:伏击匈奴,单于察觉而撤军。汉武帝大怒,曰:“今不诛恢,无以谢天下!”②子玉:楚成王时为令尹。晋楚城濮决战,楚军败,未遇赦,子玉自杀。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江以三十六人横行/齐魏官军数万无敢抗者/其才必过人/今青溪盗起/不若赦江使讨方腊/以自赎
B.江以三十六人横行齐魏/官军数万无敢抗者/其才必过人/今青溪盗起/不若赦江/使讨方腊以自赎
C.江以三十六人横行齐魏/官军数万无敢抗者/其才必过人/今青溪盗起不若赦江/使讨方腊/以自赎
D.江以三十六人横行/齐魏官军数万无敢抗者/其才必过人/今青溪盗起/不若赦江/使讨方腊以自赎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古代男子18岁时举行加冠礼,叫作冠。即戴上表示已成人的帽子,但体犹未壮,还比较年少,故称“弱冠”。
B.“及第”指科举时代经考试合格后录取成为进士,明清时期称殿试之一甲三名为“进士及第”。
C.“拜”,指授予官职。“迁”,指调动官职,一般是升官。“左迁”,指贬官、降职。
D.古人对死的称谓等级森严,“天子曰崩,诸侯曰薨,大夫曰卒,士曰不禄,庶人曰死”。侯蒙属大夫,故死为“卒”。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侯蒙精于治理,敏于干事。侯蒙不肯越境禀报工作,转运使黄湜大怒,想借审查工作治侯蒙的罪,最后却率领各位使者一起推荐他。
B.侯蒙善于劝谏,解救大臣。皇帝派侯蒙到秦州去责罚五路将帅等18人,侯蒙援引典故,劝皇帝不要自损国力,皇帝醒悟后不再追究。
C.侯蒙直言评鉴,结怨蔡京。皇帝要侯蒙评鉴蔡京,侯蒙认为蔡京心术不正,要不然也是贤相。蔡京闻知后,心里记恨并报复了侯蒙。
D.侯蒙忠于国事,为君分忧。侯蒙认识到大面值的钱币流通有弊病,建议改革,但又不想引起市场恐慌,所以斥责府库主管并安抚他。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既而无一疵可指,始以宾礼见,曰:“君真能吏也。”
(2)主藏吏来告曰:“诸府悉辇大钱市物于肆,皆疑法当变。”
4、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书生意气,____________。(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2)在雨中哀怨,____________。(戴望舒《雨巷》)
(3)_______________ ,作别西天的云彩。(徐志摩《再别康桥》)
(4)《诗经·氓》中运用比兴手法,劝诫女子不要痴迷于爱情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
(5)《离骚》中写诗人自己对美好德行的追求,至死不改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6)我国古典诗词中常用“落日”来表情达意,如王维《使至塞上》中“__________”和范仲淹《渔家傲·秋思》中“___________”。
5、
下列各句中,引号里的内容均存在表达不当之处,请找出并加以修改。
①故宫博物院文物失窃案被警方侦破后,故宫方面向北京警方赠送了一面锦旗,内容为“撼祖国强盛,卫京都泰安”。
②就学术风波一事,翟天临在微博道歉说:“参演一系列影视作品后,我开始飘飘然。这种不良心态被我带入到论文写作过程中,促使我内心始终心存侥幸。”
③热播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第一集中,盛纮嫁女,客人对其说:“恭喜啊,小女嫁了个好人家呀!”
④李国文先生的散文《草间偷活沉吟不断》,说的是明末清初诗人吴伟业的经历,其中写道:“他的连捷高中,他的翰林高就,他的讲学东宫,使得满朝文武惊诧,艺苑杏林艳羡。”
⑤为了保护了当事人,现在很多文章文后都有一个括号,内里文字为:“文中人物为化名。”
⑥雅虎官方发言人说,“雅虎工具条集合了雅虎360度全能搜索、一站式登录服务、动态提醒等”。
6、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以“________,让生命更精彩”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先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
-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句,最恰当的一组是()①...
- 对“食马者”的无知发出强烈的谴责的语句是:____...
- “人生如梦,______。”(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 选出标点运用无误的一项()直到十几天之后,这才陆续...
-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后面练习题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
-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
- 读课文《祝福》,对祥林嫂向“我”打听灵魂的有无时的...
- 读课文《拿来主义》,作者在第一段中说“活人替代了古...
-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母亲热爱新生儿...
-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海明威的小说往往直...
- ______,凝绝不通声渐歇。______,此时无...
- 小楼昨夜又东风,______。(李煜《虞美人》)
- 下列新闻标题中,语意明确的一句是()A.数百位死难...
- 下列加线字含义相同的一项是()A.文过饰非属予作文...
- 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古诗十九首》...
- 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是:______。
- 下列各项加线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满清末造末...
-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线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从大量事实中告...
- 白居易在《琵琶行》一诗中描绘音乐像暴雨、人语的句子...
- “何”字用法不同的一项是()A.吏呼一何怒,妇啼一...
- 下列句子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A.室西连于中闺,先...
- 下列句子中,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例:秦城恐不...
- 下面几句话排列次序合理的一项是()①这个梦想就是你...
-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重游缅湖(节选)E.B....
-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英国一本杂志编的《...
- 选出下列词语书写全对的一项()A.钝响寒喧语重心长...
- ______,梦回吹角连营。______,五十弦翻...
- 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一家心理卫生研究所...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暮雨乡愁张清华一个人在外...
- 高中语文必修人教版同步练习:第课飞向太空...
- 安徽淮北濉溪中学高一月月考语文试试卷(解...
- 福建省惠安惠南中学高一月月考语文试卷(解...
- 山东省烟台第二中学高中语文必修一同步练习...
- 湖北省松滋市第一中学高一月月考语文试卷(...
- 福建省师大附中高一(平行班)下学期期中考...
- 河北石家庄辛集中学高一.周练语文卷(解析...
-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二第一单元故都的秋同步...
- 高考语文真题试卷(江苏卷)
- 苏教版语文必修四第一单元第课《季氏将伐颛...
- 甘肃武威二中高一月月考语文试卷(解析版)
- 云南省玉溪峨山彝族自治一中高一月月考语文...
- 四川省大教育联盟毕业班第三次诊断性考试语...
- 河南省洛阳市第一高级中学高一月月考语文试...
- 广西崇左市天等县高级中学高一月月考语文试...
- 苏教版语文必修五第二单元第课《项脊轩志》...
- 苏教版语文必修四第三单元第课《登高》同步...
- 苏教版高一必修单元综合测评语文试卷
- 安徽淮南二中高一创新班上期中语文试卷(解...
- 辽宁省实验中学分校高一月月考语文试卷(解...
- 牡丹江第一高级中学高一月考语文试卷(解析...
-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一高级中学高一月月考语...
-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一高级中学高一月月考语...
- 四川省雅安中学高一月月考语文试卷(解析版...
- 江苏省苏州市第五中学高一月月考语文试卷(...
- 浙江省绍兴一中高一第二学期期末语文试卷(...
- 苏教版高一语文苏教版必修单元综合测评我有...
-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二第一单元故都的秋同步...
- 四川省三台中学高一月月考语文试卷(解析版...
- 安徽省阜阳三中高一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