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我国最早期的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家、杰出的青年运动领导人、坚定的共产主义战士杨贤江在慈溪真可谓是(1)fù rú jiē zhī_________,在那炮火纷飞的战争年代,他那些(2)kāng kǎi lín lí的________作品,深深地揭露了时代的(3)chuāng bā _______,让当局者感到(4)kuì zuò _________。
2、
名人评《骆驼祥子》
毕树堂从艺术上肯定了《骆驼祥子》三方面的价值:一是“写出了北平的真实,言语、风俗、习惯、气象、景物,所有色色形形的调子,无论美丑好坏,都是地道北平的”;二是“写出各个人物的性格”,“都和骆驼祥子的性格相映成趣”;三是称赞小说的幽默风格“用得很有分寸,恰切而合理”。
(材料一)
①北平的洋车夫有许多派:年轻力壮,腿脚灵利,讲究赁漂亮的车,拉“整天儿”,爱什么时候出车与收车都有自由;拉出车来,在固定的“车口”或宅门一放,专等坐快车的主儿;弄好了,也许一下子弄个一块两块;碰巧了,也许白耗一天,连“车份儿”也没着落,但也不在乎。
②像洋车夫的“拉晚儿”,就如同现今北京的的哥跑夜班车;将腰带“杀进腰”,就是紧紧裤腰带,打起精神头儿,好去卖力的拉车;“车口儿上”就是停车处,管饭食叫“嚼谷”;还有“胶皮团”,“谱儿”,“耍个飘儿”等等,全是很纯熟的北京口语。
(材料二)
①“别愣着!去,把车放下,赶紧回来,有话跟你说,屋里见。”
②“你当我怕谁是怎着?你打算怎样?你要是不愿意听我的,我正没工夫跟你费唾沫玩!说翻了的话,我会堵着你的宅门骂三天三夜!你上哪儿我也找得着!我还是不论秧子!”
③“你说话呀!成心逗人家的火是怎么着?你有嘴没有?有嘴没有?”
(材料三)
①杨宅用人,向来是三五天一换的,先生与太太们总以为仆人就是家奴,非把穷人的命要了,不足以对得起那点工钱。只有这个张妈,已经跟了他们五六年,唯一的原因就是她敢破口就骂,不论先生,哪管太太,招恼了她就是一顿。以杨先生的海式咒骂的毒辣,以杨太太的天津口的雄壮,以二太太的苏州调的流利,他们素来所向无敌的;及至遇到张妈的蛮悍,他们开始感到一种礼尚往来,英雄遇上了好汉的意味,所以颇能赏识她,把她收作了亲军。
②高妈说话圆滑“像留声机片”,是转着圆圈说的,把大家都说在里边,而没有起承转合的痕迹。
③一切的路都堵上了,他只能在雪白的地上去找那黑塔似的虎妞。他第一得先伺候老婆,那个红妖虎牙的东西;吸人精血的东西;他已不是人,而只是一块肉。他没了自己,只在她的牙中挣扎着,像被猫叼住的一个小鼠。
【1】请选择其中一个材料,根据毕树堂的评论,就其中一个方面,结合《骆驼祥子》谈谈“地道的北平口语”或“人物性格”或“幽默风格”。
【2】下列关于小说的内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见过刘四爷,祥子喝了两碗刷锅水似的茶;爽性再吃点东西白菜帮子煎包儿——不好往下咽的东西——就作为勤苦耐劳的新生活的开始。
B. 祥子计划着自己的新生活:杨先生是“圣人”,必能原谅他,帮助他,给他出个好主意。顺着杨先生的主意去做事,而后再有小福子的帮助;他打外,她打内,必能成功。
C. 郑克昌化名新闻记者高邦晋,潜入牢房,任务是要接近集中营共产党的领导核心,而且要找出他们和地下党的联系。在余新江和丁长发的逼问下交代实情。
D. 姚士杰是富农,生得宽肩阔背,四十多岁的人像三十多岁一般坚实,穿着干净的黑市布棉衣,傲然地挺着胸脯站在那里。
3、
古诗文名句默写。
(1)权曰:“___________________,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孙权劝学》)
(2)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______________ 。(《木兰诗》)
(3)马上相逢无纸笔,_________________。(《逢入京使》岑参)
(4)_____________,惟解漫天作雪飞。(《晚春》韩愈)
(5)王维在《竹里馆》一诗中,写夜静人寂、明月相伴情景的诗句是:______,______。
(6)《木兰诗》中,描述战争旷日持久,战斗激烈悲壮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
(7)___________,___________。将声乐、情怀、诗意熨帖融合,在笛声中寄寓离情。(《春夜洛城闻笛》李白)
4、
夜书所见
宋・叶绍翁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1】诗歌前两句中“送”、“动”字用得很巧妙,说说它们有什么表达效果。
【2】写儿童挑灯夜捉促织,与诗人所要抒发的情感有什么联系?
5、
你们班一定有不少“牛人”吧?他们或是“读书迷”,知识丰富;或是“演说家”,善于表达;或是“大管家”,热心集体事务;或许还有体育健将、乐器高手、智力超人……以“晒晒我们班的牛人”为题,写一篇作文。不少于500字。
提示:1.可以只写一位“牛人”,选取最能表现其“牛”的材料,突出其特点;如果这个人很多方面都“牛”,就要注意分清主次、详略,合理安排。也可以写几位“牛人”,每人只写一件事,但要突出他们各自不同的特点。2.语言可以诙谐、幽默一些,甚至带点儿调侃的味道,这样会增加文章的趣味性。
6、
文化知识。
古人的名字很讲究,常用字、谥号、封号、籍贯、官职、做官地,书房名等来称呼一个人,例如李白被人们称为李太白,这是以常用字称人;欧阳修的《欧阳文忠公文集》中的“文忠”是以_____ 称人;杜甫被人们称为“杜工部”,这是以_____ 称人;世人称蒲松龄为“聊斋先生”,这是以_____ 称人;韩愈世称“韩昌黎”,著有《昌黎先生集》,这是以________ 称人。
7、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文言词语。
(1)即更刮目相待___________ (2)愿驰千里足___________
(3)双兔傍地走____________ (4)徐以杓酌油沥之__________
- 作者在《往事依依》中引用田汉的《南归》诗,有什么作...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据报道,5月8日,黑龙江省佳木...
- 《竹影》的作者是______,原名______,本...
- 读课文《音乐巨人贝多芬》,假如你是贝多芬最后一次指...
- 读课文《羚羊木雕》,奶奶突然说:“算了吧,这样多不...
- 下列对课文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A.《往事依依》一...
- 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最后一课》中韩麦尔和...
- 课文《音乐巨人贝多芬》中“听众的脸上都有一种奇怪的...
- 读课文《秋天的怀念》,下列句子中加线的“悄悄地”所...
- 阅读课文《看云识天气》第1~5段(从开头至“有时竟...
- 阅读下文: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
- 文章的标题《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有何作用?
- 阅读《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一文中的节选文字,回...
- 读课文《十三岁的际遇》,下列属于北大学生特点的是(...
- 课内语段阅读:我不知道为什么家里的人要将我送进书塾...
- 读课文《爸爸的花儿落了》,毕业典礼后“催着自己,我...
- “从头到尾没有一只斑羚调换位置”一事为什么让“我”...
- 读课文《爸爸的花儿落了》,爸爸表面上严厉,实际上却...
-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想当年,我小的时候,家乡的大年...
-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我们沿着小路散步到井房,房顶上...
- 阅读《本命年的回想》第三段,能体现运河父老乡亲过年...
- 读课文《皇帝的新装》,“这一点决不能让任何人知道”...
- 风雨中的菊花午后的天灰蒙蒙的,乌云压得很低,似乎要...
- 阅读《邓稼先·我不能走》,完成下题。青海、新疆,神...
- 从作者的语言特点方面赏析下列句子。大张着口,似个庙...
- 贝多芬在1808年写给朋友韦格勒的信中说:“我要扼...
- 听读《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有关“百草园”与“三味...
- 读课文《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你们杀死一个李公朴...
- 读课文《爸爸的花儿落了》,暗示爸爸即将去世的句子有...
- 读《往事依依》,“学生时代的生活乐趣……脑海里常常...
-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皇帝的新装...
- 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三课《成功...
- 江西省吉安市峡江县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六单...
- 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区水北中学七年级月月考语...
- 陕西省宝鸡市凤翔县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
- 河北省武邑中学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
- 四川省巴中市南江县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
- 江西省吉安市峡江县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三单...
- 北京市西城外国语学校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
- 湖北省武汉市汉阳区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
- 江苏省无锡市南长实验、侨谊教育集团七年级...
-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课音乐巨人...
- 甘肃省临泽县第二中学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
- 安徽省芜湖市儒林中学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
-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课最后一课...
- 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上第课《事物的正确答案不...
-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课陈太丘与...
- 江西省南昌市第十九中学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
- 湖南省长沙市明德教育集团七年级上学期期中...
- 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课《以虫治虫》同步...
-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课邓稼先同...
- 江苏省句容市华阳片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
- 黑龙江省桦南县实验中学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
- 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水阳中学七年级上学期期...
- 湖南省长沙市长郡教育集团七年级上学期期中...
-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课《安塞腰鼓...
- 上海市金山区廊下中学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
- 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南湖中学七年级上学期月...
- 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实验初级中学七年级上学...
- 江苏省南京市栖霞区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