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注音和画线词语的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秋日里,在鸣虫的怂(cóng)恿下,枫叶酝酿(niàng)了一夏的能量,迫不急待地爆满枝头,红得逼退了所有的色彩。
B. 一个在工作上不拈(niān)轻怕重,对别人毫不吝啬的人,一定会比咄咄(duō)逼人的你受大家的欢迎和尊重。
C. 商场里人头攒(cuán)动,既有狡黠(xié)的摊主与客人的讨价声,也有找不着自家孩子而惊慌失错的大人。
D. 乐观地面对生活,我们就可以贪婪(lán)地领略大自然的春风夏雨、秋霜冬雪,享受或净谧或高邈(mào)的四季美景。
2、
冰湖
(1)“爹,遛网吧?”儿子猫腰拎起大网漂子,扔到船上。刚遛了几下就喊起:“大鱼!爹,上了一条大的!”“慢点儿,慢着点儿,别拽跑了!”他一别船桨,渔船贴过去,渔网紧挨在船的右舷边。
(2)大鱼一见亮,吓得惊慌乱挣,宽宽的鱼尾巴击打得湖水四溅。他掂起抄罗子探过身去,连鱼带网一起抄到船上。“爹,咱们掏到白鱼窝子啦。”儿子说着,又把一条二三斤重的白鱼从网上摘下,扔进舱里。
(3)“打完这次鱼,回去,你就去上学,啊!”他看着儿子说。“不!”儿子一直没回头,还在遛着网,“我和你一起打鱼。”“我揍你……没出息的小兔崽子!”
(4)下午的时候,一小团乌云从湖西面升起,越集越密,阴沉沉地移过来。他忙招呼儿子起网。他们刚把渔网拽到船上,铅灰色的乌云已低低地覆盖住了整个天空,整个湖面都陷入阴沉沉的风雪中。翻起的湖浪骤然变得浑黄,像煮开锅的小米粥,变得稠糊糊的。气温骤降,湖水拍溅在船帮上,立刻结成了冰,渔船变得沉重起来。
(5)不好!他心里暗暗叫了一声,使劲儿地扳起桨往回划。可风浪太大了,他拼尽了全力,还是顶不动。渔船上下颠簸着,四周涌动的大浪,一个接一个扑向船舷。他不敢再硬顶着风划船了,便把两只船桨深深地插在水里,任凭风浪带着渔船往东南方向漂去。
(6)大雪是后半夜停的,风浪也渐渐小下来。在风雪里挣扎了几个小时的爷儿俩累得话都懒得说了,脑子里一阵阵地犯糊涂,麻木的手也痛得发痒。他真想躺在儿子身边睡一会儿,却不敢。这么冷的天,湖随时都会封上。
(7)天快亮的时候,一阵可怕的寂静从四周围拢过来,涌动着的浪几乎瞬间就凝住了,滑行的渔船也冻结在冰里。船桨抵在光滑的冰面上,打着滑拢到船尾,船仍是一动没动。不好,封湖了,封湖了!他拿起船桨,疯狂地砸着冰。儿子被砸冰声惊醒,昏昏沉沉地爬起,拿起另一只桨砸下去。冰冻得还不太厚,一桨下去,冰碎了。渔船挤进窄窄的冰缝,一点点挤过去,船身被锋利的冰碴儿刮得“沙沙”响。
(8)他疯狂地砸着冰,儿子再把大冰块砸碎,渔船这才能前进一点儿。儿子没砸几下,“扑通”一声倒在舱里,挣扎几下没起来。他探手摸摸儿子的头,滚烫!可他已顾不上儿子了,只是更狠劲儿地抡着船桨,朝冰砸下去。
(9)中午的时候,一条线般的暗影出现在远远的天边。此刻,他的棉衣棉裤已被汗浸透了,黏黏地贴在身上。他瘫坐在船舱里,大口大口地喘着粗气。双手的虎口也震裂了,渗出的血结成了紫黑色的血痂。他几乎再也举不动那支松木船桨了,只想就这么躺着,好好喘息一会儿。可当他看见蜷缩在舱里浑身瑟缩、脸色发青的儿子,又站了起来,举起船桨。
(10)“咔嚓”一声,桨断了。桨头甩在冰上,滑出好远才停下来,孤零零地躺在冰面上。他凶狠地骂一句,看着手里攥着的那半截已经没有用了的船桨,把它甩了出去。他直起腰来朝湖岸那边看去,隐隐约约看得出是村子附近那片柳树林。他默默地朝那边望了一会儿,扶着船帮把一只脚跨到船外,随着“咔嚓”的冰裂声,冰塌陷了,他下到水里。他一只手紧紧抓住船,拖在身后,向湖岸的方向扑去。
(11)“爹,你怎么啦?”儿子被冰碎声惊醒,挣扎着爬到船边,看到水里游动的爹,一下抓住他的手,哭喊着往上拽,“爹,你上来,上来呀,爹!”“放开手,爹……爹送你……回去……上学!”他的左手紧紧抓住船头板,右手努力地向前扒着冰,两条腿也在身后使劲儿地蹬着,整个身子扑向前面的冰,压下去,冰碎了,把船拉过去,身子再向前挪,又压在冰上……儿子感觉到爹的手在不停地哆嗦,过电般地传到自己的身上。儿子越发哆嗦了,可他还是用力地点了点头。
(12)湖岸那边有船过来了。他的眼前变得模糊起来,但是,手指却像是五根铁钉,死死地抠进船板里……
(选自《金奖小小说》,有删节)
【1】请根据文章内容和下面的提示,将小说的故事情节补充完整。
父子俩遛网打鱼——①____——砸冰行船——②____——看到希望
【2】试分析第(7)段画线句环境描写的作用。
【3】第(11)段画线句的语言极富表现力,请简要分析。
他的左手紧紧抓住船头板,右手努力地向前扒着冰,两条腿也在身后使劲儿地蹬着,整个身子扑向前面的冰,压下去,冰碎了,把船拉过去,身子再向前挪,又压在冰上……
【4】文中的父亲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请根据文章内容概括作答。
3、
古诗文名句填空。
①正是江南好风景,___________。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②__________,铁马冰河入梦来。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
③潮平两岸阔,____________。 (王湾《次北固山下》)
④李白《峨眉山月歌》中表现月光柔柔,波光粼粼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道出了游子旅途的无尽孤独与思乡之情。
⑥某同学学习时只知道死记硬背,却不爱动脑思考,你可以用《论语》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劝解他,让他明白学习与思考的辩证关系。
4、
名著阅读。
①“我却并没有他们那么高兴。开船以后,水路中的风景,盒子里的点心,以及到了东关的五猖会的热闹,对于我似乎都没有什么大意思。
直到现在,别的完全忘却,不留一点痕迹了,只有背诵《鉴略》这一段,却还分明如昨日事。
我至今一想起,还诧异我的父亲何以要在那时候叫我来背书。”
这段文字出自我国著名文学家_____的回忆性散文集《_____》。
在这部作品中,有这样一段描述:“他是一个高而瘦的老人,须发都花白了,还戴着大眼镜。我对他很恭敬,因为我早听到,他是本城中极方正,质朴,博学的人。”这段文字所描述的是作者的一位老师,他是_____。
②《西游记》是我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作者是明代小说家吴承恩,该书主要写了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僧师徒四人一路上降妖伏魔,扫除障碍,到西天取回真经的故事。其中关于孙悟空的故事情节,你们一定很熟悉。比如:“大闹天宫”“三调芭蕉扇”“三打白骨精”“真假美猴王”等。你心中的孙悟空又是怎样的形象呢?请结合相关故事情节,写下你对孙悟空的认识和评价。(不少于50字)
5、
根据下列信息,完成提示任务。
杭州某初中702班学生张杨的爸爸在12月22日上午打电话给班主任王老师,说第二天上午想带张扬到浙二医院复查眼睛,检查视力是否恢复到5.0以上,是否需要继续矫正视力,下午会返校上课。现在,请你以张扬的名义给班主任王老师写一张请假条。(只写正文部分)
6、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散文犹如中国文学园地中的一朵奇葩,在几千年的发展中,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经典名作,①养育着一代代炎黄子孙。每一篇佳作都是历史的折射,②记录着历史的沧桑。我们从中不仅能汲取文学的精髓;③还能了解时代的变迁。
【1】文段中加点的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脍炙人口 B. 养育 C. 汲取 D. 变迁
【2】文段中画线的标点,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① B. ② C. ③
- 指出下列句子运用的描写手法。①一个方头大耳、矮胖结...
- 对课文《土地的誓言》的分析,下面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皇帝的新装》这场骗局是由一个小孩儿说出真相,这说...
-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题。中国传统的建筑艺术,在贝...
- 阅读《音乐巨人贝多芬》,完成下题。①贝多芬激动而又...
- 文段中两处写到彩虹,其用意是什么?
- 阅读《邓稼先·我不能走》,完成下题。青海、新疆,神...
- 读课文《爸爸的花儿落了》下列哪些地方表现“我”长大...
-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文中从敌我两方面议论...
- (一)①试跳成功,紧接着,一对对斑羚凌空跃起,在山...
- 《化石吟》第3节中“平凡的真理”指的是什么?
-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端午日,当地妇女、小孩子,莫不...
- 对下列句子运用的表达方式判断有误的一项是()。A....
- 说说“我”凭什么认为一定是这只猫咬死了一只芙蓉鸟?...
- 下面这个句子运用的是什么描写方法?颈的轻摇,肩的微...
- 读课文《音乐巨人贝多芬》,像贝多芬这样顽强地向命运...
- 课文《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用希特勒、墨索里尼的事例...
- 读课文《丑小鸭》,选出丑小鸭遭到歧视和打击的选项(...
- 读课文《安恩和奶牛》,下列句子描写方法判断正确的是...
- 读课文《伟人细胞》,以下对贾里形象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读课文《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不料正是汤...
- 阅读《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完成下题。做了再说,做...
- 《爸爸的花儿落了》文章点明主旨的句子是______...
- 读课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长妈妈讲述美女蛇的...
- 读课文《秋天的怀念》,下列句子中加线的“悄悄地”所...
-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黄杜鹃紫杜鹃花开了,白杜鹃花开...
- 风雨中的菊花午后的天灰蒙蒙的,乌云压得很低,似乎要...
- 课文《再塑生命的人》:“水唤醒了我的灵魂,并给予我...
- 从作者的语言特点方面赏析下列句子。大张着口,似个庙...
- 读课文《安恩和奶牛》,符合安恩性格特点的词语是()...
- 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三课《成功...
-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课《秋天...
- 浙江省宁波市东钱湖中学、李关弟中学等十校...
- 河南省镇平县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卷
-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课散文诗两...
- 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裘公学校七年级上学期期...
- 山东省东营市油田学校(五四制)七年级上学...
- 山东省临沂市河东区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
- 江苏省无锡市玉祁初级中学七年级上学期期中...
- 黑龙江省宝泉岭农垦管理局七年级(五四制)...
- 江苏省南京市东山外国语学校七年级月月考语...
- 上海市黄浦区七年级月月考语文试卷
-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课《口技》同...
- 苏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课《本命年的回...
- 山东省日照岚山区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
- 北京市第五十六中学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
-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寓言...
- 湖北省利川都亭初级中学、民中七年级上学期...
- 北京市第四十四中学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
- 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区水北中学七年级月月考语...
- 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课《三颗枸...
- 江苏省徐州市邳州市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
- 江苏省泰兴市洋思中学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
-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虽有佳...
- 河南省洛阳市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卷
-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女娲造人》...
- 江苏省徐州邳州市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
- 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课《中英香...
- 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课《春》同...
- 江苏省扬州中学教育集团树人学校七年级上学...